年轻时,他曾背着一袋五棓子出国,创造了中国塑料行业的一段传奇。他曾主持建成了中国第一个采用国产原料、设备的塑料工厂,他是中国最早研究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奠基者与开拓者之一。如果没有他,我们甚至不知何时才能用上塑料电源插座和塑料纽扣。

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教重庆大学的徐僖教授
他就是徐僖(1921年-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分子领域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四川大学教授。他被尊称为“中国塑料之父”。
背五棓子出国?#19994;?#36139;油国制塑希望!
1921年腊八,徐僖出生在江苏南京。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6岁的徐僖随着家人从南京逃往四川,1940年夏考入当时内迁贵州的浙江大学化工系。
1947年9月,已从浙江大学毕业的徐?#19994;?#32654;国宾州李海大学化工系攻?#20102;?#22763;学位。徐?#19994;?#23398;生何女士说,在学生之间曾流传着老师的一段传奇:在他去美国的随身行李中,带去了30斤五棓子,远超出了所有随行物品的重量。
在那个时代,中国的石油?#35797;词?#20998;贫乏,塑料产业几乎被洋货垄?#24076;?#22312;美留学期间,他用从国内带去的五棓子,在实验室里首次试制成功出五棓子塑料,同时以出色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至此,徐僖看到了贫油国制塑的希望。
突破国外封锁!中国自主塑料工厂建成投产!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又被国外封锁禁运,塑料?#30772;?#22855;缺,甚至连衣服钮扣和一般家用电器的插头、插座都很难买到。” 重庆大学图书馆馆长杨新涯说,1951年?#28023;?#24464;僖提出申请开发五棓子塑料,在政府的支持下,徐僖在重庆大学化工系建立了一个规模较大的棓酸塑料研究小组,采用自己设计的设备和工艺流程,利用五棓子和一些农副产品为原料进行塑料中试研究。
1952年初,中试成功,徐僖受命主持建厂工作。1953年5月3日,重庆棓酸塑料厂正式投产。这是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自主设计、完全采用国产设备和国产原料的第一个塑料工厂。
1953年徐僖受命赴原四川化工学院,筹建中国高等学校第一个塑料专业。1991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徐僖因病逝世,享年93岁。
重庆大学图书馆馆长杨新?#21335;?#35760;者讲述徐僖在重庆大学的经历时表示,徐僖结束了中国塑料生产完全靠进口的历史,为中华民族争了气,也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27605;住?br />
来源:环球塑化
